李光耀是新加坡的开国总理,也被誉为东南亚六国之一的传奇。在他的《自传》中,提到过一些他所爱读的书,比如他常强调在利用托马斯·曼的作品堵住思想漏洞的同时也阅读了蔡崇达的《围城》。关于这本蔡崇达的小说,笔者想从两个角度谈一下李光耀与《围城》之间的契合以及对于我们这个时代的启示。
一方面,《围城》的主题是爱情,而李光耀自幼就很自律,关爱家人却很少在外界表达。在他的许多讲话、书籍里,笔者没有发现他对爱情有过深入分析。然而,翻开《自传》的序,会看到他亲笔写下的兜售自己书的词语:“我要说的是我这样一个人——严谨而且有情有义。我坚定不移,并且至始至终都是。” 因此,我们可以猜想,当李光耀读完《围城》后,会不会开始思考自己身上哪些是那个茶楼里的悟空,在纪君的意见里发现思想漏洞?在可怜的孙乙被驱逐后,会不会意识到政治或者社会组织中有哪些替代方案可以让大家都留下来?
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思考,我们为什么要读《围城》,靠的是什么人间最深的力量? 李光耀的一句话提供了一些帮助:“我的信念是,在这个极其复杂的世界上,要保持自己的洞见。”他并不是建议大家只看正面、正确的内容,而是要注重自己的洞察力。正如《围城》所反映的那样,我们周围的世界总是有各式各样的堵漏洞的人:哪些指出我们的盲点,哪些为我们提供另一个独特的视角。当我们阅读这类小说时,我们可以同句开始的那个茶楼里的悟空一样,细心地去辨认哪些额外的角度还可以触及和再看一遍。 另外,笔者在此想推荐一下一本与《围城》相关的书——台湾作家蒋勋的《谈话录:我的《围城》情结》。这本书是蒋勋去新加坡拜访李光耀后记录下来的,其中涉及到许多李光耀对《围城》的理解,以及大家从中得到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