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这句古诗相传已有1500多年历史,多少人为这句诗留恋,也多少人为这句诗不可自拔,但我们可知道古人是如何观赏月亮的吗?
在中国古代,人们十分看重月亮,每到中秋佳节,整个家庭便围坐在月色下,品尝着月饼,赏月、吟诗、互赠礼物,这成为一种风尚。
古时,人们将一年中的月分,分为十二个月,根据月相和节令制定了不同的名称。虽然今天的农历已经不再合用,可是我们仍可以通过这些名称了解到古代人们对月亮的崇敬。在明代,许多诗人笔下的月亮都来自兔子或是仙女。
在唐代,月亮可谓是一种文化象征。唐朝文学兴盛时期,很多诗人都在诗中用各种花卉、建筑和人物来比喻月亮,他们的诗歌被称为“月令诗”。例如,张九龄的《感遇·雨霖铃·寒蝉凄切》:“背窗夜卧听秋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神橙溪上月,人影共佳,尘缨一笑堕荒台。”
一些文学巨匠更是在诗中把月亮形容为伴随自己的挚友,比如杜甫的《月夜忆舍弟》:“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琼瑶在《梅花烙》里写到:“月亮是个美丽的小二月,他陪伴了一个叫风华的姑娘度过了无数的漫长长夜。”
从古代到现在,人们对于月亮的热爱从未减弱,我们还是仍然像古人一样,会在美丽的月下品尝、赏月、吟诗、好不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