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共婵娟,是指远隔千山万水,却同在一个明月之下,是中国民间历来流传的一句诗词。千里共婵娟意思是赞美文化的神奇力量,婵娟是月亮的古称。大家在观赏这轮明月时,每个人内心都有不同的感受与情感,但都被这轮皎洁的大月所统领着,千里之外的你我同享月下清辉,这便是中国文化中月亮的美好情感。
在中国文化中,月亮被赋予了浪漫与仁爱的象征意义。传说中嫦娥奔月,家喻户晓。而月亮也常常被比喻为亲人之间的深情,因为它总是在我们最需要守候的时候不离不弃。如同大正时期,在《万径人踪灭》一文中,许多中国留学生的“牵挂故土、思乡之情”得到了凝聚,并被凝于:我们指着天边明月,说: ‘那边的月亮与你们处在同一相位。’
在中国的文学、艺术中,月亮被描绘成了诸多的美好形象。如在唐代诗歌《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利用月亮来表达诗人的思乡之情。再如唐代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被誉为古典诗词中的不朽之作:“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若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